1. 零售商自有品牌及供应链的直接介入
自有品牌替代:盒马、山姆等零售商在粮油、休食、日化等高频品类中,自有品牌占比已超30%,通过“同质低价”策略抢占市场份额,导致经销商代理的二三线品牌商品逐渐失去货架。
供应链跨界输出:地方性KA直接与厂家合作,绕过经销商向终端供货,甚至利用自身仓配体系为其他零售商供货,压缩传统经销商的利润空间。
典型案例:永辉等商超推进“裸价直采”和自有商品开发,淘汰60%中小供应商,锁定核心供应商,进一步削弱经销商的议价权。
2. 折扣店与全品类批发超市
硬折扣连锁扩张:零食量贩店通过“少SKU+高周转”模式直接对接区域工厂,以低价策略收割消费者,挤压传统经销商的终端市场。
省钱批发超市:主打低价全品类商品,绕过经销商体系,通过拆零批发打破价格壁垒,覆盖社区便利店和小型超市的刚需场景。
折扣化常态:尼尔森IQ数据显示,2024年主要零售渠道价格敏感度普遍提升(网购80%、大卖场77%),消费者更倾向折扣店,但要求“低价不低质”,迫使经销商优化选品与成本结构。
3. 即时零售与O2O平台
增速迅猛:2024年即时零售同比增长32.1%,远超传统电商(9.5%)和线下商超(3.7%),成为增长最快的消费赛道。
本地化供应链整合:平台通过连接本地商超、经销商仓、品牌前置仓实现“30分钟极速达”,部分经销商通过合作O2O闪电仓优化商品结构,但若无法适应,可能被平台自有仓配体系取代。
品类机会:整箱水饮、粮油调味品等高频品类订单增长显著,对经销商的一站式供应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。
4. B2B平台与品牌直营(DTC模式)
B2B平台替代传统功能:京东新通路、阿里零售通等平台通过数字化订单和统仓统配,逐步替代经销商的订单、仓配功能,甚至成为终端比价工具。
品牌直营趋势:头部企业砍掉70%经销商,通过DTC模式直连终端,集中资源提升供应链效率,中小经销商面临边缘化风险。
典型案例:康师傅通过顶通物流仓库实现直营,价格介于经销商与批发商之间,削弱传统经销商的中间价值。
5. 社区团购与社交电商
社区化消费崛起:尼尔森IQ报告指出,社区便利店和小型超市因城镇化、老龄化及生活节奏加快,成为现代渠道主流(占比52%),截流大卖场流量。
社群运营与KOL带货:经销商需转型为“消费者的品类专家”,通过品牌社群、社区电商满足小众需求,否则可能被直接对接消费者的社交平台取代。
那么在这种市场背景下,传统经销商如果转型呢?
服务升级:从单纯铺货转向终端赋能(如优化品类组合、提升门店动销)。
数字化能力:接入即时零售、优化库存周转,降低运营成本。
差异化竞争:聚焦区域市场优势,与零售商深度绑定,或转型为品牌商的本地营销前台。
B2B转型升级:传统经销商转型为B2B平台型经销商,这样才能在区域市场竞争中抢占更多客户,并且防止自己的客户被对手抢走。
快消品经销商B2B转型,就找来肯!